时间:2022-11-28 02:53:02 | 浏览:59
我也算一个做技术的,8年自动控制,三年电气设计。三十多岁了,到目前为止技术上没啥造就,只是大大小小做了几十个项目。
早几年听闻老前辈说过:“三十好几岁还没啥成绩就该考虑考虑了。”十余年的工程师生涯,身在其中,遇到的人见过的事情不少,感触颇多,记录一二以交流。
我们普通人一般的职业路程就是,先工程师,5年后升中级,再五年升高级,之后再升教授。其中能升为教授的占绝对少数。这几年里,你可以通过努力考一些职业证书,以充实自己。除此之外就是混资历,年复一年的做项目,不断地画图、出差、交流。一个项目做完又来一个。很多人不喜欢这样的单调,其身离开。最终你能把周围人熬走剩下的就是你了。
大多数工程师在企业工作,完全是商业运营,能送你参加各种学术会议,为你准备齐全的国内外专业期刊杂志的企业少之又少。参加工作后,只有靠自己留心去学习新知识。不过话说回来,电气行业的新知识有限,除非出现革命性的产品,一般常规就是那么些个。近几年兴起的物联网信息化网络概念,也是锦上添花的东西,有更好,没有也不伤大雅。学习内容主要就是了解新的国家标准规范,做工作很简单,按照规范来做,不违反标准。你想搞一点创新很难。
制约技术进步的原因有很多,但从硬件上来讲,画图用的电脑还是2010年前后的,软件也是低版本。总之一个原则:节约成本,能用就行。当然,最新的画图软件也是运行不起的。作为企业,不可能把一个产出率不高却又成本昂贵的东西作为你的生产力工具。有点新思维的人不是被打击就是被晾起来,有点本事的都跑了,相信很多人对此有体会。
所以做技术,正确的心态是把技术看成养家糊口的饭碗。听老一辈工程师讲:不要以为我们比门口钉鞋的张大爷高尚,本质上是一样的,都是靠手艺吃饭而已!实际上他的综合素质并不比我们低,而且在很多方面要向他们学习。再者,大家不是庙里的和尚,女朋友,家庭,小孩,孝敬父母.....这些都是你所需要考虑的。我认识一位工程师,做了十五年的编程,精通各种控制系统和编程软件,对市面上能见到的控制器了如指掌,有一天跟他联系,他说已经辞职,现在跟她老婆一起做销售,在4S店卖车。真是令人唏嘘。
有人说,社会总得有工程师吧,不然......没错!多数工程师最终还是工程师,即使他不愿意,没办法,总不能跟自己的肚子过不去吧!干这个总算有小小体面,总算能裹腹,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发达!收起自己的理想,把自己算进门口卖荔枝的小姑娘一伙人,老老实实,过过日子,也不失为一种活法。别老有想头,自尊。
老板可以道貌岸然地请你吃饭卡拉ok,奉承你几句,别飘飘然,骨子里就是把你和她们看成一类人,鄙视得很!不要把平台的成就加载到个人身上,保持清醒的头脑。
所以刚步入社会踏上工程师道路的年轻人,尽早摆正心态,可以少走几年弯路。